東亞兒童盃於2016年8月26-30日在上海舉行,香港隊一行17人在中國乒乓球學院進行賽事,代表隊名單如下:
領隊 : 陳淑媛女士
男隊教練 : 江鑫沛先生 女子隊教練: 劉耀祖先生
助理教練 : 朱曉宇先生及吳紅蓼女士
男子球員
姚鈞濤、于 諾、劉縉諾、許 鉞、李翰文及陳顥樺
女子球員
嚴浩晴、潘 逸、陳劭藍、黃凱彤、李卓潼及鍾幸螢
總成績如下:
男子團體第五名
女子團體第六名
姚鈞濤獲得男子單打第七名
第二十五屆東亞兒童盃已經圓滿結束,賽事主要目的是段練新一代乒乓球接班人,現時的球星包括福原愛、水谷隼、李皓晴、杜凱琹等都曾經參加過這個賽事,可以說是培育東南區球星一個重要兒童賽事。一連兩天的賽事非常緊湊,每位球員每天平均參加8至9場賽事,各國球員水平相當接近,香港男隊對日本及南韓隊兩場均以2:3僅輸,雖然與奬牌擦身而過,但各球員於賽後都獲得不少寶貴的經驗,祈望我們這班港隊未來接班人能夠在日後的賽事中有所突破。
以下是助理教練於賽後的感想:
吳紅蓼教練
2016年東亞兒童盃經過兩天的激戰,終於降下帷幕,很高興這次隨隊參與這個賽事,令我獲益良多。這次賽事的球員都是十二歲或以下的小朋友,讓我看到其他國家的小孩技術上提升的進度,特別是中國、日本、台北、韓國、朝鮮,他們的搶攻意識非常强,相持能力高,打法多樣化,左手球員佔三分之一,橫板反手生膠打過來的球快而沉,長膠“磕“過去的球低而不出台,都令對手十分別扭。朝鮮的削球手很穩健,能夠削出有轉與無轉,令對手時而出界,時而落網。
而我們的女隊員也能見招拆招,利用發長枱側上、下旋球結合搶攻或搶拉,再發短枱轉與不轉,同對手對峙,惜台北及日本對手的長膠性能掌握很好,我們的隊員雖然戰敗,却從中學習了很多。而對中國、朝鮮的削球,比分也十分接近,利用搓拉及搓中突擊,如能進一步加強連續拉,相信打得更順利。男子組水平更是鬥得難分難解,相持中有中遠台對拉,猶如平常訓練,不時贏得觀眾們的喝彩叫聲。
兩天的賽事安排十分緊凑,第一天的單打分小組循環,每個球員最少作賽4場,進入復賽的球員更要作賽8-9場。我們可以想像,一天完成9場賽事,除了有技術,還要有堅韌的毅力和意志,也必須有良好的體能。由此可見,從小抓好基本功,體適能也是相當重要的。
通過這次隨隊,令我更深入了解帶隊出賽的安排和突發事情的處理。今後更投入教練工作,爭取爲發掘、輸送本土苗子作貢獻。
朱曉宇教練
今次我作為助理教練隨隊前往上海觀看東亞兒童盃的比賽,主要是從中學習帶隊比賽及了解現今的少兒球員水平,與我從前作為香港青少年代表隊一員出外比賽的感覺有很大分別。
我觀察到教練要管理好球隊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在兩天的密集式比賽中,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球員的意志非常重要,體會到教練及領隊的辛苦,因為這個比賽的宗旨是希望可以更多的鍛鍊每一位球員,可以多打比賽,所以單打比賽會決出1~32名,而教練也盡量為每個上場的隊員作臨場教練,但由於賽事同時進行,所以球員也需要靠自己比賽,這樣也可鍛鍊到球員在比賽中的自我分析及應變能力,習慣在比賽中沒有教練的情況下也能贏出比賽。
賽事的對手都是傳統勁旅,看得出香港隊與其他隊的水平十分接近,尤其是男團分組賽上同韓國及日本隊,只是2比3落敗,只差一點點就可以首名出線爭取獎牌,非常可惜。最後韓國隊及日本隊分別奪冠亞軍。比賽的經驗、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希望各運動員珍惜今次比賽經驗,再接再厲,回港後為下一次比賽作最佳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