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精英隊於2017年12月24日至31日到上海「中國乒乓球學院」(下稱中乒院)進行為期8天的港外集訓。共有14位球員由鄧家駿教練及許麗盈教練帶領,與該院球員作技術交流。中乒院於是次集訓中更安排兩個特別活動讓球員體驗,包括中乒院首創的「青少年乒乓球技能等級標準測試」以及到訪中乒院的基地學校(同濟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學習交流。
片段由中乒院提供,更多資訊可 按此 參閱。
以下是球員及教練參與集訓後的感想:
尹康潼 (精英A區隊員) 首先十分感謝乒總與上海乒乓球學院舉辦這次集訓,給我們一個機會與內地球員切磋及一個認識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還記得第一次訓練中,在熱身後已感到十分累,但到最後的幾天已開始習慣,雖然在練習中是十分辛苦,但見到自己由零變一的進步過程,卻令我感到十分之滿足。
上海的訓練時間與香港有較大的差別,例如在體能訓練的內容都不斷調整,幫助我們提高協調性、力量及速度等方面,令我們可以更全面。另外,我亦十分欣賞當地運動員,她們訓練時間長,又要面對學業的壓力,但她們亦沒有在訓練中表示疲倦,反而更專注,而且她們亦十分友善,當我們不懂派多球時,她們亦會教導我們。
最後,我認為到同濟第二初級中學參觀是十分有意義,因為不但讓我們了解她們在學習方面要面對的問題,而且她們十分熱情款待我們和送了很多精美禮物給我。最後再次感謝今次教練及各隊員在這八天的照顧。
陳莃舜 (精英B區隊員) 這一次是我第二次到上海集訓,但也是最後一次了。雖然因年齡過大而要退出精英隊,但是我都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集訓。總括而言,我感到很開心。
首先,參觀學校這過程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及新鮮,同學們準備了一些禮物,而且也有遊戲玩,同學的熱情亦令我喜出望外。此外,這次集訓比上一次結識了更多朋友,社交能力也提升,有助我們的日常生活。
最後,我認為中國乒乓球學院的球員技術和認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在訓練時會專注在乒乓球上,很少偷懶或聊天,相反平日我訓練時可能會不專注,令學習效率下降。我們實力的差距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希望回港後能改善。
許麗盈教練 這次是我第一次帶隊去中國乒乓球學院集訓,所有事情對於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第一次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帶隊教練;而熟悉的是當地的訓練日程跟以往自己還是球員時十分相近,不斷回憶起從前訓練的日子,真的很感觸,同時也體會到原來當教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要兼顧的事情十分多。幸好鄧家駿教練是一個非常盡責的好教練,和我分享了很多不同情況下應該怎麼處理的建議,讓我感到十分安心和獲益良多。
訓練方面,男隊和女隊大部分時間都是分開在不同樓層練習的,也有來自日本和新加坡的球隊在這𥚃交流。我們的隊員十分刻苦,也用心練習,訓練項目包括單球、多球、體訓和比賽。當地的教練認為我們的隊員手上功夫非常好,比賽意識強,但需要加強腿部、核心肌肉及手眼協調練習。
感謝乒總給予我這個寳貴的機會去學習及體驗帶隊的樂趣,感謝鄧教練和隊員們與我渡過了一個如此有意義的聖誕節,和隊員打成一片,樂也融融。我定會努力學習,不斷累積經驗,成為一名出色的教練,繼續向我的教育夢進發。
鄧家駿教練 已經第二次帶隊到上海中國乒乓球學院,環境沒有什麼大變動,但球員們已經長大不少,技術更加更上一層樓。
上海教練們更指出香港球員們手上功夫都做得不錯,但缺乏體能同步法,所以今次訓練除了基本技術訓練外,更加入不少體能訓練、步法訓練、協調訓練等。每個項目都有專業教練指導我們香港球員,所以今次我都學習到除了技術訓練外,並加入不少額外的配套訓練,使球員們的技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還有得到中國乒乓球學院安排我們去參觀同濟二初學校,了解到國內運動員上課情況,體驗他們的課堂與香港的分別,亦多謝他們熱情款待。
另外,我們有幾位精英隊隊員因為超齡而需要退隊,所以這是他們最後一次代表精英隊出外集訓,相信可以留給他們一個美好回憶,最後亦要多謝乒乓總會及恒生乒乓球學院可以給予我及隊員們參加這次集訓,使隊員們技術及我教學上的知識有所增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