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新加坡奧委會、香港乒乓總會、淡馬鍚國際基金會給予我甄選的機會並挑選我成為香港的運動領袖代表,參加新加坡主辦為期十天的STEP東南亞青年領袖營。
這次訓練營共有17個國家126名運動領袖參加,目的為培養東南亞地區的運動領袖,並希望各國領袖作文化及運動發展的交流。在這十天中,我們的訓練環繞三大主題,分別是領袖練、體驗式學習及文化交流。
首三天的訓練真的使我畢生難忘,我們每天早上五時起床,然後由體能老師帶領(該老師是前國家軍人)做晨操,第一日便有數名健碩的男生捂著口舉手向老師投降要膠袋,幸好身為全職運動員的我底子還可以,順利完成晨操訓練。對我最大的挑戰的是第二天的「高」難度挑戰,對於嚴重畏高的我,這項訓練絕對是煎熬,我滿頭大汗的看著四﹑五層樓高的繩網,正當我想裝肚子痛逃跑之際,我的隊友一下把我推到最前面,讓我「沖頭」,看著他們恐懼但又信任的眼神,我覺得自己應站出來,做個好榜樣(而且我有買保險,即使有甚麼意外,應該也有賠償);當我最後完成所有高空訓練時,我感到很滿足,雖然我在過程中很吃力,說的不是體力上,而是心理上,因為這是我很不擅長又很陌生的活動,但我最後也成功的離開自己的安全網,挑戰了自己不敢做也做不好的事,這才是讓自己進步得最快的方式,人要成功不都是從挑戰自己開始嗎﹖
透過這十天的訓練營,除了讓我更了解自己外,也讓我發現新加坡和香港處事方式和思維的少許不同。第一,新加坡鼓勵新一代從挫折中學習並成長,在一次公眾地方舉行的活動中,我無意中看到一個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在練滾軸溜冰,短短一分鐘她摔了五次,她每次重重的倒下時,我都想去扶她,但在遠處女孩的爸爸卻靜觀這一切,女孩獨自站起來,擦一擦手腳的灰,對她爸笑一笑,又繼續前進了;這次訓練營中可能有不少外人看起來挺危險的活動,包括高空訓練﹑龍舟﹑環繞整個新加坡騎行,當中的騎行有一段下山路,地下滿是碎石,兩旁的樹枝叉了出來,我們有隊友更在那段路中連人帶車飛了出去,手也受傷了;一開始我也有微言,心想怎麼這段路這麼危險還安排我們騎這路線﹖但當我靜下心細想時,令我明白這不就是生活遇到的困難嗎﹖我們遇到難題或瓶頸時,不要埋怨,生活可不會遷就你﹑疼著你,我們都是成年人了,能把困難迎刃而解﹑撥開烏雲的只有自己,當你把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完成下來,那種感覺真的很棒很棒。
第二,新加坡人總有一顆謙卑的心,他們願意承認自身的不足,並不斷學習及自我進化,縱使我認為這訓練營已經很完美,但老師和隊友們每天都會問我們,是否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從他們的態度中,你會感覺到他們仍覺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這可能就是強者大氣的表現吧! 另外,新加坡的朋友們很願意接納及包容我們,起初我們還很害羞,但他們總是會主動關心我們,問我們能習慣這裡的食物嗎?有隊友吃不習慣,甚至還專門買零食給他們,這是我很欣賞他們的地方。
第三,是新加坡人對於環保意識的重視,在這十天中的用膳,我們都沒有用過一次即棄餐具,這對於甚麼都講求效率的我們很不可理喻吧! 試想我們126名領袖,每日三餐,十天下來會用掉了多少膠刀膠叉? 另外,我們在最後一天離開營地時,老師要求我們獨自打掃房間,把所有垃圾帶走,要確保我們離開時要比第一天到達時更乾淨更整潔,因為這裡的工作人員沒有責任為我們「執手尾」;新加坡的水喉水更可直接飲用,因此我們沒有用過任何即棄膠樽;他們十分強調大同世界,在這十天中,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Do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Whatever choices you make, there is a consequence. Whatever ending it is, this is your choice.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有資源用光便真的一無所有了; 老師常說:Singapore had nothing before, we just had people who worked really hard. 香港跟新加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香港雖以國際金融中心聞名於世,但其實香港從前只是個小漁港,靠的是每一名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捱出今日的香港﹔我不敢說我們應學習其他國家之類的話,因為我知道每個國家所面對的困難都不同,但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應對能生活在自己的國家而慶幸和感恩,應打從心底的愛自己的地方及珍惜現有的一切,不要只懂索取,從來沒有人欠我們任何東西,要知道一切得來不易,還是那句,「Do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再次感謝港協暨奧委會、新加坡奧委會、香港乒乓總會、淡馬鍚國際基金會給予我機會參與這次交流活動,這十天對於我來說絕對是震撼教育,為我人生上了很重要的一課,讓我以一個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觀察自己、了解世界,作為此次的香港運動領袖代表,我也發現自己有很多的不足,讓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如果再有機會,我很希望能再參與這個訓練營,雖說現在是名精英運動員,但要作為一名出色的體育領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希望能時刻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當然也希望能把在新加坡學到的價值觀及思考方式分享給身邊的人,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