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皓晴、杜凱琹及蘇慧音組成的全本土港隊女乒於東京奧運團體賽勇闖4強,更在銅牌戰擊敗德國,為香港乒壇寫下歷史新一頁。其實在這首批「全土炮」陣容創佳績前,香港女乒過去都打出過不少好成績,以下就帶大家回顧一下,香港女乒如何由海外兵團時代走到現今的「全土炮」陣容。
翻查香港乒壇過去30年的歷史,香港女乒在團體賽自1989年已經在國際舞台打出名堂,當年由一眾「海外兵團」溫順群、許素虹、莫卡莎、齊寶華、陳丹蕾、唐韻等為首的女乒,在8、90年代不時在世錦賽打出好成績,1989及1995年先後成功摘季,1998年曼谷亞運亦摘下銅牌。
在曼谷亞運後,香港女乒逐步走向盛世,雖然王晶、桑亞嬋、柳絮飛及郭芳芳的陣容在2000年及2001年未能殺入4強,但在帖雅娜、張瑞、林菱、姜華珺等加入後,港隊成績越趨穩定,在2004及2006兩屆世錦賽奪銀,2008年同樣有銅牌進帳,實力慢慢進佔打入世界前列。
踏入2010年代開始,「本土乒團」開始堀起,李皓晴與吳穎嵐在2012年加入世錦賽團體大軍名單,在帖雅娜及姜華珺兩位「師姐」帶領下打出好成績;隨後更有杜凱琹火速冒起,令本土陣容實力進一步提升。雖然帖雅娜及姜華珺先後退役,但港隊有年輕的蘇慧音完美接軌為成隊中主力,與李皓晴及杜凱琹組成「全土炮」陣容。
奧運自2008年開始加入團體賽項目,當年港隊由柳絮飛、帖雅娜、林菱參賽,於分組賽獲3戰3勝,出線準決賽後不敵中國,落入銅牌附加賽以2:3惜負日本,無緣獎牌;2012年倫敦奧運,帖雅娜、姜華珺及李皓晴聯手出擊,8強以0:3向韓國稱臣,5年前的里約奧運,帖雅娜、李皓晴及杜凱琹則以1:3不敵德國,同告8強止步。
來到今屆東奧,港隊首次以全本土球員的陣容出戰,即贏得香港乒壇史上第2面奧運獎牌,也寫下香港女乒歷屆奧運最佳成績,證明了「土炮」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