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乒總研討會周六(2日)早上透過網上視像會議的方式舉行,探討學生運動員如何在學業和運動兩方面取得平衡。是次研討會特別提到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在今年較早時候特別推出的「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詳細講解了背後的理念,旨在讓計劃成為運動員的強大後盾,鼓勵運動員作雙線發展。
是次題為「打波讀書無難度,精彩人生成功路」的研討會,共有560人報名參加,參與者包括有運動員、運動員家長及乒乓教練等。乒總特別邀請了幾位人士作嘉賓講者,在其專屬範疇作不同的分享,他們分別是: 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體育)王慶宜女士、2020東京奧運女團銅牌得主蘇慧音,前香港乒乓球代表、現職律師的趙頌熙,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學生發展處一級體育主任黃彩琪博士。此外,香港代表隊總教練陳江華、女隊教練李靜等亦有出席。
由教資會推出的「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是運動員的強大後盾,鼓勵年青學生運動員先成為全職運動員,透過運動去追尋夢想,取得運動成績後再讀書,作雙線發展。
香港乒乓總會主席、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余國樑在研討會開首先明言他堅信「做運動和讀書並無衝突,更應相輔相承」這個信念,認為不論是學生讀書成績好,抑或是球員打球出色,對他們在另一範疇的表現都應該有所增長。
在研討會上,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強調,精英運動員的生活支援在他們的成長方面是尤為重要,當中除了住宿支援外,更包括極其重要的教育支援如教育資助和學業補習支援等。另外,體院亦與不少中學有夥伴學校計劃,甚至在本地大專院校的合作方面亦有所擴闊,其中受惠的就有香港女子乒乓球手蘇慧音,她早前透過教資會新推出的「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獲香港科技大學取錄為學生,主修物理學。這個計劃主要是在入讀門檻方面對運動員作出協助,令他們不會因為學術成績上的制肘,失去了繼續進修的機會。
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體育)王慶宜女士則表示,中、小學的體育課程本身就是讓學生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最好切入點,故教育局亦希望透過體育課程,讓學生們認識更多種類不同的體育活動,藉以培養一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令他們日後更容易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她說:「要推動體育發展是需要多管齊下,從教育的層面來說,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已經是我們一個重要的教學宗旨。全人發展對學生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當他們知悉自己的強項後,我們鼓勵家長、學校的配合和支持,讓他們向適當的方向進發。」
作為「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的其中一位受益運動員,蘇慧音(Minnie)透露自己在15歲時選擇暫停了學業,轉當全職運動員,期間在體院的幫助下以自修的方式學習,更因此培養了學習的興趣。Minnie又特別提到學生運動員如何在學業和運動方面得到平衡:「大學在課程上會容許我們拖長修畢課程的時間,另外科技上的進步亦使我們在外訓練或比賽時,仍可透過互聯網或影片進行溫習等,重點是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要做得好,但這是可行的。」
至於前港隊球員趙頌熙(Kenneth)就分享了自己由運動員變成現職律師的道路,他說:「其實無論是讀書抑或做運動員,箇中關鍵是你要有興趣和決心。」Kenneth又指出,從「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當中,可以見到今時今日對學生運動員的幫助是更加直接和全方位,認為對年輕一代運動員來說是絕對的好事。
最後,黃彩琪博士簡述這個由教資會提出的計劃。內容主要是向香港8間大專院校提供了1億港元的撥款,用於學習資援上。運動員學生在入讀後,校方可以利用資助去為運動員提供補習,從而確保他們可以慢慢在學業上追上校方的要求。在資格方面,學生運動員可以經由體院提名參加計劃,或現役的成年運動員只要是隸屬認可的體育總會,並且於成年組賽事達到精英評分表3分或以上的成績即可參加,當中香港所有項目的運動員都可以參與計劃,惟運動員在青少年組的成績將不作考慮。
在研討會的尾聲亦設有讓參與者留言提問的環節,當中有人問及參加計劃的運動員在面試時會被問及甚麼問題。黃彩琪博士提到,一般而言首先會嘗試暸解參加者的性格和長處,以較輕鬆的方式先讓他們更了解大學不同學科的課程內容,以幫助運動員完成適合他們的學業。她又指不同課程亦普遍會問及一些社會、學科問題,藉以知道參加者的看法。
由今年開始、為期三年的「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適用於8所教資會資助的大學,當中各間大學對學生運動員的入學要求各有不同,但對學生運動員的入讀年紀則無所限;詳情可瀏覽教資會的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