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the object tag.
主頁 > 最新消息
人才交流引領香港乒乓走上奧運領獎台

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女隊在乒乓球女團銅牌爭奪戰中戰勝上屆亞軍德國隊,歷史性地奪得了香港乒乓球史上首枚奧運會團體獎牌。雖然香港早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就獲得過雙打銀牌,但因為這次登上奧運會領獎台的杜凱琹、蘇慧音、李皓晴都是香港本土培養出來的選手,自然引起了更大的社會反響。香港乒總和內地多年來密切交流、互相學習、優勢互補的豐碩成果,有目共睹。 

香港和內地的乒乓球交流源遠流長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來自上海的薛緒初丶傅其芳等人就代表香港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行的遠東地區單打錦標賽,並獲得冠、亞軍。中國乒協加入國際乒聯大家庭之後,來自香港的姜永寧作為中國第一代國手參加了世界錦標賽,作為主力隊員和上海的王傳耀一起將中國隊帶進最高水準的甲級隊行列。

中國體育的旗幟性人物容國團,曾經是香港的街頭球王,1957年懷著報效祖國的願望進入廣州體育學院深造,不久就在體育界的一次集會上,發出三年奪取世界冠軍的誓言,更如願在1959年世乒賽上實現理想,奪得男子單打金牌,成為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體育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這位香港熱血青年,不僅打開了中國乒乓球攀登世界高峰的大門,他的“人生能有幾回搏”之豪言,更是激勵鼓舞著一代代乒乓人創造奇跡,為國爭光。

人才交流是推進香港乒壇發展的動力

當年的港英政府並不重視體育發展,投放資源有限。當時球員生活費丶獎金和代表香港參加比賽的不足經費,都是由乒總會長余潤興和協會出資承擔,這麼多年來付出無數也沒法算清。為了提高香港乒乓球水準,余潤興先生竭力主張從內地引入人才,促進香港的乒乓球活動普及提高。1982年,來自廣東的余錦佳、陳江華、莫卡莎加盟香港隊,連同早前移居香港的印尼華僑原中國隊隊員李光祖、陳盛興、張秀英,廣東隊球員許素虹、澳門球員黃耀榮等,香港隊實力大增。在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共同努力下,香港隊終於在1983年的英聯邦乒乓球錦標賽上囊括了七項冠軍,引得港督親自前來祝賀。80年代中期又有內地的齊寶華、陳丹蕾加盟港隊,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歷史性地為香港摘取女子團體賽銅牌,從此港隊邁進世界強隊行列。女孖寶的成功,提升了乒乓球在香港體壇的影響和地位。

千禧年開始,香港隊的表現更是驚喜不斷。2002年釜山亞運會,張鈺、帖雅娜為香港奪得歷史上第一枚亞運混合雙打金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來自廣東的李靜、高禮澤獲得男雙亞軍,為香港奪得回歸祖國後的第一枚球類奧運獎牌。香港乒乓熱再次掀起高潮,乒壇女孖寶丶男孖寶成為眾多青少年心中偶像。

香港乒乓球水準的提高離不開中國乒協的鼎力支援,徐寅生、李富榮丶蔡振華丶劉國梁等歷代領導以及各省市乒協和運動隊,在幾十年中一直與香港乒協友好合作,在訓練和比賽中給了我們很多幫助。

引進人才,是為了引領未來

香港回歸祖國之後,特區政府出台政策鼔勵引進優秀人才,引進的人才在各行各業比比皆是。然而,在香港與內地乒乓球人才交流的過程中,社會上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認為成績固然可喜,但都是從內地引進人才,佔了香港本土年輕人的位置和機會,這樣不利於香港乒乓球項目的發展。

事實上,當年余潤興會長一直強調不能跟國外一些協會學,引進人才就是為了立竿見影拿成績。我們要著眼將來,通過優秀球員在賽場上的表現,引起社會和輿論對乒乓球項目的重視,吸引更多本土青少年參與乒乓球活動,在普及的基礎上發現有培養前途的苗子。90年代初,香港的乒乓球普及面還很窄,青少年參與乒乓球運動人數不多。乒總舉辦教練訓練班時,學員對導師提出的選才和訓練要求,學員的回應是:“有人來打球已經不錯了,這些要求根本做不到……”當時訓練的起點很低,難於發現人才。

專才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上獲得獎牌後,社會各界對乒乓球的關注程度明顯升溫,青少年群體中又一次掀起了學乒乓球的熱潮。年輕的余國樑在擔任香港乒總主席後也抓住這個機遇,在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贊助方面做了不少有成效的工作。1991年香港乒總喜獲恒生銀行合作,共同推出“恒生乒乓球社區發展計劃”,從此展開了不同階段的青少年培訓計劃,2001年還成立了恒生乒乓球學院,為香港培養本土乒乓球人才開闢了新的途徑。時至今日,恒生銀行已經連續超過30年與香港乒總合作雙贏,這在香港也是史無前例的。香港乒乓球的崛起,恒生銀行功不可沒。

在2003年以前,香港青少年培訓一直處於普及階段。青少年隊的訓練每週也最多只能練3次,每次兩個小時,球員出席率還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主要原因是他們更重視學業。那個年代的球員參加國際大賽的心態也只在乎能不能參與,輸得少就算贏。其實在一些教練眼裡,香港孩子的自身條件真不差,只是投入訓練的時間不夠。為求突破,乒總在2003年推出育才培訓計劃,提出以參與奧運為目標的全新訓練計劃,挑選12歲或以下精英球員進行重點培訓,要求每週必須保持5次訓練,每次最多2.5小時,對球員和家長來說,這個訓練量的要求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香港體育學院在隊員學習、訓練、生活丶醫療等方面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作為協助政府執行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體育學院積極配合乒總多項計劃的落實推出,多年來彼此通力合作,成就了今天香港乒壇的可喜格局。

參與奧運是每一個運動員的夢想,但對當時的香港青少年球員卻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經過乒總和各方的不懈努力,“育才計劃”讓一些本土選手逐漸看到了參加奧運會的可能性,他們開始考慮要不要做一名職業球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女團銅牌的三朵金花中,李皓晴是第一批轉成全職的育才球員,杜凱琹、蘇慧音是第二批,而黃鎮廷則是當時進全職球員年齡最大的一位,都已十七丶八歲了。這幾位青少年突破傳統觀念,勇敢地接受全職乒乓球訓練,既是他們自己走上奧運舞台的關鍵一步,也是香港乒乓球從業餘到職業邁出的一大步。

專才教練功不可沒

物質條件齊備,運動員的技術水準能不能盡快提高,教練的執教能力尤為重要。在香港乒總整個訓練架構中,上(代表隊)中(青少年隊)下(少精訓練)三級精英培訓,都有一些經驗豐富的專才教練(資深專業教練)無縫銜接配合。惠鈞、陳江華、李惠芬、管建華、聞純正等一批優秀教練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為提高香港乒乓球水準做出了貢獻。尤其是前世界冠軍惠鈞和李惠芬,他們在香港執教多年,工作認真負責,隊中有不少人都曾接受過他們的指導。

記得在2007年乒總搞第二批育才訓練時,乒總特邀原浙江省隊教練聞純正來港,負責訓練當時只有11歲的杜凱琹丶9歲的蘇慧音等球員。在聞教練專心敬業的指導下,杜凱琹丶蘇慧音進行了系統的基礎培訓,雖然時間只有兩年多,但這個年齡段正是向上突破的關鍵。聞教練既要抓訓練,還像照顧自己的孩子那樣關心她們的生活。外人感受不到他們肩上背負的責任與壓力,甚至有些人覺得這些教練就是來港揾食(掙錢)。其實這些專才教練從內地來港,全都一心撲在工作中,忙於訓練比賽,很少有時間與家人團聚,無怨無悔地為香港乒壇默默耕耘。

大約5、6年前,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看完一場國際比賽後,突然有一位乒乓球發燒友跟我說了一句話:“看來你們是對的……”顯然他是對當年乒總引進人才的舉措給予了肯定。當時我心裡不由一陣激動,卻忘了對他說一聲謝謝。當我把這句話告訴余會長及乒協的同事時,大家都感到格外的欣慰。想當年輿論曾經出現的反對聲音,有些言語還非常尖銳,讓余會長承受了不少的壓力。余先生先後擔任香港乒總主席丶會長長達60多年,他愛國愛港,重賢惜才,出資出力,與中國乒協和國際乒聯通力合作,在國際乒聯大家庭享有良好的聲譽,曾在1989年獲得國際乒聯貢獻獎。他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堅持引進人才,為香港乒乓球界開創了新局面。如今香港本土的球員在奧運會上勇奪獎牌,也是對余會長最好的安慰。

奧運銀牌、銅牌已經在手,新一代香港本土球員的目標,一定是奧運會領獎台的最高處。

*本文刊於2022年10月出版乒乓世界雜誌,作者為香港乒乓總會前教練及運動員發展總監余錦佳女士

瀏覽全文,請按此連結

 
  up